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3篇 |
免费 | 215篇 |
国内免费 | 21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15篇 |
航天技术 | 208篇 |
综合类 | 140篇 |
航天 | 1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45篇 |
2020年 | 47篇 |
2019年 | 49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82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57篇 |
2014年 | 78篇 |
2013年 | 65篇 |
2012年 | 92篇 |
2011年 | 88篇 |
2010年 | 54篇 |
2009年 | 84篇 |
2008年 | 52篇 |
2007年 | 65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简要描述使用最大熵原理预测初始雾化液滴分布的基础上,发展了较传统方法具有更大收敛域的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离心式喷嘴雾化特性研究实验台,使用激光相位粒子分析仪进行了雾化粒径分布研究,结果显示实验数据同使用最大熵原理预测的分布吻合性较好,在此基础上最后提出了在液体火箭发动机雾化粒径分布预测应用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72.
涡轮叶冠间隙流场PIV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带有冷却气流的涡轮叶冠间隙流场流动特性,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技术得到了叶冠间隙流场中各个典型截面的瞬时流场显示,并对叶冠间隙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由于叶冠腔内有两股叶尖冷却气流的注入,叶尖泄漏流流过叶冠间隙时会与两股冷却流相互掺混,从而使腔内气流的流动状态变得非常复杂,因此在叶冠突肩之后以及叶冠腔内流体汇合处会有大小方向各异的涡流产生.同时,两股冷却气流均对泄漏流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前孔冷却流的阻挡作用更为明显.随前孔与后孔岀流比增加,前孔流及后孔流对泄露流的阻挡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73.
陶瓷纤维梯度增强活塞的梯度方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功能梯度材料零件具有单质材料零件无法比拟的理化性能优势,然而由于材料分布复杂以及对功能梯度材料本身性能研究不充分,使性能分析存在很多困难。论文应用复合材料热性能理论,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分析陶瓷纤维梯度增强活塞(材料梯度方程的参数不同)的温度分布和应力分布,结果表明陶瓷纤维梯度层可以明显改变活塞温度分布,缓和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在陶瓷纤维增强层与活塞本体交界处产生的应力。根据计算结果拟合出温度峰值、整体应力峰值和层间应力峰值与方程系数之间的曲线,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74.
根据本文给出的守恒方程和计算方法,对激波与沉积可燃粉尘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数值研究,讨论了激波作用下的颗粒的上扬、点火与燃烧的基本特征以及波后燃烧粉尘云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75.
采用交、直流磁粉检验并结合金相试验、电子探针试验及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的方法,对300M钢磁痕现象的本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磁粉检验方法对航空优质钢进行纯洁度检验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76.
运用粒子群算法解决航空企业自动化立体仓库中输送系统的调度优化问题.针对某主机厂自动化立体仓库输送系统的特点,采用分拣上/下包台、出/入库台、AGV运行的时间总和最小化作为性能指标,用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作为优化思想,然后使用 MATLAB软件进行算法仿真,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及仿真结果是合理的,效率高,满足航空企业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77.
探讨了粉末GH4169高温合金中的原始颗粒边界的形成机理、其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以及消除措施等。结果表明:粉末GH4169合金中原始颗粒边界组织主要由MC碳化物构成,而在粉末成型前进行预热处理可以有效抑制原始颗粒边界组织的生成,提高合金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78.
79.
为满足在超高速碰撞靶上开展航天器抗空间碎片防护性能试验,需要准确测量速度3~10km/s,以及更高速度的毫米级或亚毫米级粒子的飞行速度,在可以实现毫米级粒子探测的片光遮挡式粒子探测技术基础上发展了片光反射遮挡式粒子探测技术,通过采用提高粒子直径与激光光束宽度的比值,解决了探测粒子直径小于1mm时探测信号弱不能识别等关键技术,研制了试验装置并开展了验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在0.2~10km/s速度范围内可实现直径为0.1mm量级粒子的有效探测。 相似文献
80.